智齒是麻煩製造者

葉欽志 醫師 2007-1-24

智齒是人類最具爭議的一顆牙齒,其緊鄰第二大臼齒之後,為最晚萌發的第三大臼齒,上下左右各一顆,本應約於16-18歲時出現。但由於食物日漸精細,不須費力咀嚼,牙床因而變小,因此大多數人無足夠空間讓智齒正常長出。

多數智齒常全部或大部份埋伏於牙床骨及牙齦之內,口腔內常看不到該牙齒,或只看到其牙冠之一小部份,唯有以全顎x光片上才可窺其全貌。智齒無辜地躺在牙床裡,可是卻惹來許多麻煩以致常遭拔除的命運。

智齒常與第二大臼齒之間形成一個死角,食物殘渣常堆積於此,清潔困難,容易引起本身及鄰牙蛀洞或牙周病變,早期察覺不易,第二大臼齒因遭池魚之殃,最後亦恐遭拔除。覆蓋其上之牙齦等軟組織也常因發炎而腫痛或出血形成所謂的牙冠周圍炎。

嚴重時可導致口腔內及顏面膿瘍或急性蜂窩組織炎。智齒亦可能擠壓鄰牙,導致第二大臼齒之牙根被吸收。再則智齒長期埋伏於牙床內,包覆牙冠之莢膜細胞可能突變,產生腫瘤或囊腫。又智齒的存在可能使得下顎骨角弱化,於受到撞擊時容易骨折。

最後,有些不明原因的頭痛,須排除智齒的因素。以上可見智齒幾乎百無一是,唯一的好處是當其他大臼齒嚴重蛀牙須拔除時,可將智齒自體移植到患牙處。但是埋伏智齒不易完整拔出,以致常無法被利用。由於智齒常遲早會引起以上?多麻煩,因此建議早日拔除,以防患於未然。

但智齒處於較深的位置時,拔除更加困難,故若無任何不適,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傷害,則僅須定期追蹤即可。

 

拔除智齒的最佳時機約為15-17歲,因此年紀時,僅牙冠部份發育完成,若在x光片上見其卡在第二大臼齒下,已可預期該牙永遠無法正常萌出,此時牙齒體積尚小,也離下齒槽神經遠,且骨質較有彈性,故較易安全拔除,傷口小,術後也較容易癒合。若稍晚之後,牙根已發育完全,牙齒體積變大,牙根貼近下齒槽神經,因此手術傷口較大、難度也變高,術後疼痛及下顏面腫大厲害,復原因而較慢。

若神經遭波及,會導致同邊之下嘴唇麻木。拔除埋伏的智齒往往須要翻瓣手術,以骨?或骨鑿切除部份骨頭,以露出該牙,將其切割成二至四塊以便移除,傷口縫合2 – 4 針,整個過程須時10 –30分鐘。由於拔除埋伏智齒較一般拔牙困難、複雜,術後常會有疼痛、出血、下顏面腫脹、吞嚥及張口困難等症狀,尤其在術後24-48小時最為明顯,須冰敷以減輕不適。

上述症狀均可以口服藥物控制而逐漸緩解,大約7- 10日後恢復正常。

術後若是持續異常出血,或疼痛、腫脹、發燒、畏冷、呼吸困難,等細菌性感染症狀,則須接受緊急醫治,必要時得住院治療。